胶东大鼓 基本解释
1.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诸县。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分北、东、南三路。表演形式灵活,一般是演员击书鼓、钢板演唱,以三弦、二胡伴奏。
胶东大鼓 详细解释
胶东大鼓 jiāo dōng dà gǔ
词语解释: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诸县。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分北、东、南三路。表演形式灵活,一般是演员击书鼓、钢板演唱,以三弦、二胡伴奏。
[Jiaodong dagu-ballad sing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a small drum]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山东胶东半岛沿海诸县。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分北、东、南三路。表演形式灵活,一般是演员击书鼓、钢板演唱,以三弦、二胡伴奏
分词解释:二胡:
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用木头做成,前端稍大,蒙蟒皮,有两根弦,声音低沉圆润。也叫南胡。
唱腔:
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指人声歌唱的部分。是同器乐伴奏的部分相对而言。
演员:
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
表演:
1.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2.指做示范性的动作。
3.谓做事不真实,好像演戏一样。
网络解释
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传于胶东半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胶东大鼓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代故事,捕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说得亲切,唱得动听。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个人带着击节鼓板,不需化妆,不需行头,走到哪里就说唱到哪里。胶东大鼓音域宽广,音调高低变化很大,高亢又婉转,十分丰富、动听,一直保持着健康纯朴的乡土气息。
2006年山东省烟台市申报的“胶东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V-11。
相关词语
胶组词 胶澳租界条约 胶版 胶杯 胶鳔 胶布 胶菜 胶车 胶黐
东组词 东…西… 东阿 东挨西问 东挨西撞 东捱西问 东安公 东澳暖流 东巴教
大组词 大阿 大阿福 大阿哥 大安 大案 大澳大利亚湾 大八成 大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