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骚 基本解释
1.《诗经》﹑《离骚》的并称。
2.泛指诗歌。
诗骚 详细解释
诗骚 shī sāo
词语解释:
1.《诗经》﹑《离骚》的并称。
2.泛指诗歌。
分词解释:
泛指:
1.谓手指轻弹琴弦。
2.谓不专指一事或一人。
诗歌:
文学的一大样式。运用有一定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感情充沛,想像丰富,语言凝练而富形象性。一般分行排列。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押韵与否,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离骚: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方法。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网络解释
诗骚
诗骚,汉语词汇,释义为《诗经》、《离骚》的并称。泛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