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菜 基本解释
1.即蚶子。
蚶菜 详细解释
蚶菜 hān cài
词语解释:
即蚶子。
分词解释:蚶子:
软体动物,壳厚而坚硬,外表淡褐色,有瓦垄状的纵线,内壁白色,边缘有锯齿。肉可食。也叫瓦垄子或瓦楞子。
● 蚶 hān ㄏㄢˉ
◎ 〔蚶子〕软体动物,介壳厚而坚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 菜 cài ㄘㄞˋ
◎ 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
◎ 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谱。名菜。
网络解释
蚶菜
【拼音】
hān cài
【注音】
ㄏㄢ ㄘㄞˋ
【引证解释】
即蚶子。《旧唐书·孔戣传》:“上谓 裴度 曰‘尝有上疏论南海进蚶菜者,词甚忠正,此人何在?卿第求之。’ 度 退访之,或曰祭酒 孔戣 尝论此事。 度 徵疏进之。”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三仕 岭 外,家无南物。或求沉水香者,虽权贵人不与。守 台州 ,以属县并海,产蚶菜,比去官,终不食。”参见“ 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