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山 基本解释
又称“断层山”。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一般山坡较陡,如中国陕西的华山。
断块山 详细解释
断块山 duàn kuài shān
词语意思:
又称“断层山”。地壳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一般山坡较陡,如中国陕西的华山。
分词解释:山坡:
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山体:
山的主体部分。
上升:
1.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2.道家谓修炼功成,得道升天。
3.用作“死亡”的讳称。
4.指等级﹑程度﹑数量等升高或增加。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网络解释
断块山
断块山是地壳因断块活动隆起而形成的山。它的特点是山边缘平直,山坡陡峻成崖,即断层崖。与相邻平地之间没有过渡地带,常急转直下。断层崖受横向沟谷的分割,变成一系列三角形的平面,又称断层三角面。断块山可在各种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形成,有的只在一面有断裂,有的两面均受断裂控制;有的是单独存在,有的则是成群分布,列方式可以是相互平行的、雁行的、斜交的或同心圆式的。常见的断块山有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在中国华北、东北等地均多见这类断块山如泰山、华山、恒山等都是断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