詒是什么意思 詒的解释 詒怎么读
【詒】的基本字义(怎么读,拼音)
-
「詒」拼音:[yí]詒yí
「詒」字是什么意思(详细解释):
- 詒
- (形声。从言,台( yí)声。( dài)本义:欺骗。《中论·考伪》:“骨肉相诒,朋友相诈。”)
- 遗留 [leave behind]
- 诒,一曰遗也。——《说文》
- 公乃为诗以贻王。——《书·金滕》
- 诒厥孙谋。——《诗·大雅·文王有声》
- 先王违世(逝世),犹诒之法。——《左传·文公六年》
- 又如:诒厥孙谋(为子孙谋划;赐福);诒笑(贻笑。被人讥笑);诒后(传给后代);诒言(遗言);诒诮(诒讥。留下笑柄)
- 给予;赠送 [present;make a gift of sth.]
- 寄书向江山,诒我峰下石。——宋· 王安石《送李屯田守桂阳》
「詒」字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ri2toi2[梅县腔]j2[台湾四县腔]ji2toi2[客英字典]ji2toi2
【詒】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 《酉集上》《言字部》 ·詒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音怡。
《說文》相欺詒也。一曰遺也。
《詩·邶風》自詒伊阻。
《傳》遺也。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
《註》遺也。
《廣韻》贈言也。 又《正韻》誒詒,疑疾。
《莊子·達生篇》誒詒爲病數日。
《註》懈倦貌。一曰失魂魄貌。 又通作貽。
《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
《傳》貽,遺也。
《詩·大雅》詒厥孫謀。
《箋》詒,猶傳也。
《正義》詒訓遺,卽流傳之義。 又通作飴。
《詩·周頌》貽我來牟。
《釋文》貽,又作詒。
《前漢·劉向傳》引《詩》作飴。
《師古註》飴,遺也。與貽同。 又通作嗣。
《詩·鄭風》子寧不嗣音。
《傳》習也。
《箋》續也。韓詩作詒。詒,寄也。曾不寄問也。 又《集韻》《韻會》羊吏切,怡去聲。
《類篇》亦遺也。
《韻會》貺也。
《左傳·文十六年》年自七十以上,無不饋詒也。
《疏》饋、詒皆與人物之名,與貽通,有平、去二音。 又《集韻》堂來切,音臺。懈倦貌。引莊子誒詒。李軌讀。 又《集韻》他代切,音態。義同。又欺也。又《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臺上聲。
《類篇》江南呼欺曰詒。
《增韻》欺詒,誑詐也。
《列子·黃帝篇》狎侮欺詒。
《徐幹·考僞篇》骨肉相詒,朋友相詐。 又《集韻》通作紿。
《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
《註》欺紿也。
《史記·項羽紀》項王迷失道,田父紿之曰:左,乃陷大澤中。
《師古註》紿,誑也。 《類篇》或作。
「詒」字说文解字
- 《卷三》《言部》 ·詒
- 相欺詒也。一曰遺也。从言台聲。與之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相欺詒也。金縢。公乃爲詩以詒王。名之曰鴟鴞。鄭曰。詒、説也。周公恐其屬黨將死。恐其濫。又破其家。而不敢正言。故作鴟鴞之詩以詒王。按尚書字本作詒。鄭注説當讀輸芮切。正義改爲怡悅字。誤矣。周公善辭以誘王。故史臣目之曰詒。此鄭意也。穀梁傳曰。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親之者也。注。詒託、猶假寄。列子。狎侮欺詒。郭注方言云。汝南人呼欺亦曰詒。音殆。史、漢多假紿爲之。一曰遺也。釋言、毛傳皆曰。詒、遺也。俗多假貽爲之。从言。台聲。與之切。按今音前義徒亥切。一部。
【詒】字的英语单词
bequeath,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詒怎么读 詒是什么意思 詒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