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是什么意思 炮的解释 炮怎么读

炮

汉字炮 (笔顺组词)
拼音páo
怎么读
注音ㄆㄠˊ
部首
笔画9
仓颉FPRU
郑码UORY
电码3517
笔顺编号433435515
四角号码97812
UNICODE70AE
笔顺

【炮】的基本字义(怎么读,拼音)

「炮」
拼音:[páo]
怎么读:点击在线发音

炮páo
  1. 烧:~炙。~烙(luò)。~制。

「炮」字是什么意思(详细解释):

  • bāo
〈动〉
  1. 一种烹调方法 [quick-fry]
  2. 用锅等在旺火上急炒 [牛肉片、羊肉片等]。如:炮羊肉
  3. 中药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使其焦黄爆裂。如:炮姜
  4.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dry by heat]。如: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5. 另见 páo;pào

「炮」字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paau3
  • 客家话:[梅县腔]pau5[海陆丰腔]pau5pau2[东莞腔]pau5[沙头角腔]pau5[陆丰腔]pau3[梅县腔]pau5[台湾四县腔]pau5pau2[宝安腔]pau2
  • pau5[客语拼音字汇]pau4[客英字典]pau5
  • 潮州话:pao5(phu)pao3(phàu)

【炮】字的词性变化

  • páo
〈动〉
  1. 通“咆”。吼叫,咆哮 [shout]
    1.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诗·大雅·荡》注:“炰烋,《说文》引作咆哮。”
  2. 另见 bāo;pào

【炮】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

  • 《巳集中》《火字部》 ·炮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同炰。
    《說文》毛炙肉也。
    《廣韻》一曰裹物燒也。
    《詩·小雅》炮之燔之。
    《傳》毛曰炮。加火曰燔。
    《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
    《禮·內則》炮取豚若將。
    《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
    《禮運》以炮以燔。
    《註》炮裹之也。
    《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
    《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
    《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
    《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
    《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
    《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灼也。
    《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普敎反。 又叶蒲侯切。
    《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
    《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炮」字说文解字

  • 《卷十》《火部》 ·炮
  • 毛炙肉也。从火包聲。薄交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毛炙肉也。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从火。包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炮】字英汉互译

big gun   cannon  

【炮】字的英语单词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炮怎么读 炮是什么意思 炮的解释
热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