鸓鼠 基本解释
今指小飞鼠。古与鼯鼠不分。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等《药名联句》:“鸓鼠啼书户,蜗牛上砚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鸓鼠》:“此物肉翅连尾,飞不能上,易至礧坠,故谓之鸓。俗谓痴物为鸓,义取乎此。亦名鼯鼠。”
鸓鼠 详细解释
鸓鼠 lěi shǔ
词语意思:
今指小飞鼠。古与鼯鼠不分。
分词解释:飞鼠:
①哺乳动物,形态和习性均似鼯鼠而体较小,前后肢之间的薄膜宽大多毛。
②〈书〉蝙蝠。
鼯鼠:
鼠名。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尾长,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薄膜,能借此在树间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实和昆虫等。古人误以为鸟类。
不分:
1.不服气;不平。
2.不料。
● 鼠 shǔ ㄕㄨˇ
◎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 隐忧:鼠思。
● 鸓 lěi ㄌㄟˇ
◎ 〔鸓鼠〕小飞鼠,形似鼯鼠,前后肢之间有宽大多毛的膜,尾长,能在大树间滑翔,常在夜间活动。
网络解释
鸓鼠
鸓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ěi shǔ,今指小飞鼠。古与鼯鼠不分。
相关词语
鼠组词 鼠辈 鼠臂虮肝 鼠标器 鼠病 鼠布 鼠步 鼠豺 鼠齿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