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饧 基本解释
1.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宋王陶《谈渊》﹕"翰林侍讲学士杜镐﹐博学有识。都城外有坟庄﹐一日若有甘露降布林木。子侄辈惊喜﹐白于镐。镐味之﹐惨然不怿。子侄启请﹐镐曰﹕'此非甘露﹐乃雀饧。大非佳兆﹐吾门其衰矣。'"一说﹐即甘露﹐祥瑞之兆。
雀饧 详细解释
雀饧 què táng
词语意思:
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宋王陶《谈渊》﹕“翰林侍讲学士杜镐﹐博学有识。都城外有坟庄﹐一日若有甘露降布林木。子侄辈惊喜﹐白于镐。镐味之﹐惨然不怿。子侄启请﹐镐曰﹕‘此非甘露﹐乃雀饧。大非佳兆﹐吾门其衰矣。’”一说﹐即甘露﹐祥瑞之兆。
分词解释:翰林: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认为:
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启请:
1.开口询问;请教。
2.敬辞。犹言劳驾。
3.敬辞。犹言敦请。
4.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
惨然:
1.形容心里悲伤。
2.惨淡昏暗貌。
迷信:
相信占星术、占卜、风水、命相、鬼神等。也指盲目信仰或崇拜。
网络解释
雀饧
雀饧,汉语词语,读音为què táng,意思是指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