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蝉 基本解释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附蝉 详细解释
附蝉 fù chán
词语解释: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分词解释:尊官:
1.高官。
2.旧时对官员的敬称。有时也用作对不相识者的敬称。
常侍: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秦汉有中常侍,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
侍中:
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散骑常侍:
官名。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冠饰:
古典建筑中一种顶部线脚。
网络解释
附蝉
附蝉,读音fù chán,汉语词语,指冠饰,也指尊官,还指马腿部内侧的角质胼胝。
相关词语
蝉组词 蝉弁 蝉鬓 蝉不知雪 蝉唱 蝉翅 蝉翅拓 蝉蜍 蝉喘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