镵肤 基本解释
刺皮肤,文身。《新唐书·循吏传·薛元赏》:“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鑱肤,夸诡力,剽夺坊閭。”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夫鑱肤者,针也,黛墨所以为色耳!而云‘以黛墨鑱肤’则不可。舍文身不道而艰诡若此,其亦劳甚矣乎?”
镵肤 详细解释
镵肤 chán fū
词语解释:
刺皮肤﹐文身。
分词解释:
文身:
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皮肤:
身体最外面的部分。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正常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以及代谢和吸收作用。
● 镵(鑱) chán ㄔㄢˊ
◎ 锐器:镵石(治病用的石针)。
◎ 古代的一种犁头,又是一种挖草药的器具:长镵(装有弯曲长柄的器具)。
◎ 刺,凿。
● 肤(膚) fū ㄈㄨˉ
◎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网络解释
镵肤
词语解释
chán fū ㄔㄢˊ ㄈㄨ
镵肤(鑱肤)
刺皮肤,文身。《新唐书·循吏传·薛元赏》:“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鑱肤,夸诡力,剽夺坊闾。” 金 王若虚 《辨中》:“夫鑱肤者,针也,黛墨所以为色耳!而云‘以黛墨鑱肤’则不可。舍文身不道而艰诡若此,其亦劳甚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