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袋 基本解释
1.亦作"钵帒"。
2.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钵袋 详细解释
钵袋 bō dài
词语解释:
1.亦作“钵帒”。
2.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分词解释:袈裟:
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原译作“毠?”,晋葛洪撰《字苑》改从衣作袈裟。
传法:
1.佛教谓师徒以佛法相传授。
2.泛指以学问﹑方法相传授。
传授:
教给别人(知识、技艺等):传授经验。
技能:
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基本技能ㄧ技能低下。
学术:
指有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界|学术团体|学术性刊物。
网络解释
钵袋
bō dài ㄅㄛ ㄉㄞˋ
钵袋(钵袋)
亦作“钵帒”。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三十年来云水僧,常挑钵帒系行縢。” 宋 陆游 《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卷十五:“钵袋,犹禅家所云衣钵也。惟 放翁 诗常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