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行 基本解释
(1).跂,通“ 蚑 ”。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汉书·礼乐志》:“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颜师古 注:“凡有足而行者,称跂行也。”
(2).跂,通“ 蚑 ”。古代杂技。《南齐书·乐志》:“ 江 左 咸康 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中朝所无,见《起居注》,竝莫知所由也。”
跂行 详细解释
跂行 qí xíng
词语意思:
1.跂,通“蚑”。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
2.跂,通“蚑”。古代杂技。
分词解释:行走:
1.行路;走动。
2.犹言入值办事。清制,凡不属于专设官职,调充某项职役的都用此称。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此称额外派充的官。
虫豸:
①小虫的通称。
②骂人的话。比喻卑劣的人:他们只是一些虫豸。
杂技:
表演艺术的一种。狭义指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各种道具,以高难和惊险的技巧动作为手段进行表演的人体技艺,如手技、顶技、蹬技、吊子、爬竿、走钢丝、车技、钻圈、柔术等;广义还包括口技、驯兽、滑稽、魔术等。有些国家把广义的杂技(往往不包括魔术)称为马戏,又根据表演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有高空杂技、舞台杂技、水上杂技、冰上杂技等之分。中国杂技在春秋战国时已具雏形,汉代大盛,为百戏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有所发展,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
网络解释
跂行
拼音:qí xíng
注音:ㄑㄧˊ ㄒㄧㄥˊ
(1).跂,通“ 蚑 ”。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
《汉书·礼乐志》:“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颜师古 注:“凡有足而行者,称跂行也。”
(2).跂,通“ 蚑 ”。古代杂技名。
《南齐书·乐志》:“ 江 左 咸康 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绝倒、五案等伎,中朝所无,见《起居注》,竝莫知所由也。”
相关词语
行组词 行安 行庵 行岸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行颁 行板 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