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翰林院的意思、翰林院怎么读
拼音:[hàn lín yuàn]

翰林院 基本解释

官署名。唐代初设,集各种才艺之人于院中供皇帝使令。开元末另开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旨。明代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设,为“储才”之所,掌编修国史、进讲经史、草拟文书等事务,长官是掌院学士。

翰林院 详细解释

始于唐代,为待诏之所。宋设翰林学士院,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此外在内侍省下设翰林院。明改学士院为翰林院,掌秘书著作。清代沿之。
也称为「木天」、「禁林」。

网络解释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学士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翰林院造句

  • 1、出身翰林,当上翰林院庶士的他,在京都却与革新派人士刘光第、杨锐等颇多交往。
  • 2、前期的翰林院拥有唐宋翰林学士院的职能,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 3、刘统勋早在雍正年间从政十一年连升四次,由翰林院庶常馆庶士升至詹事府詹士。
  • 4、明成化年间,时被誉为理学大儒的陈献章,辞去翰林院检讨之官职回归家乡新会专意研学,设馆授徒。
  • 5、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

相关词语

翰组词 翰蔽 翰草 翰长 翰池 翰词 翰登 翰牍 翰蕃

林组词 林阿 林蔼 林霭 林岸 林彪 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表 林伯渠

院组词 院坝 院本 院曹 院长 院场 院公 院画 院家

其他相关

字母H开头的词语hanlinyuan名词


上一篇:覆瓮
下一篇:矮墩墩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