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盂 基本解释
1.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
罨盂 详细解释
罨盂 yǎn yú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
分词解释:少数民族: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用汉语文。宗教和自然崇拜有广泛深刻的影响。社会发展较汉族缓慢,经济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多从事农牧、渔猎生产。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平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古代:
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②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东部:
一定地域中靠东的部分。
● 盂 yú ㄩˊ
◎ 〔盂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 罨 yǎn ㄧㄢˇ
◎ 捕鸟或捕鸟的网,亦指用罨捕取。
◎ 覆盖,掩盖:热罨法(热敷法)。冷罨法(冷敷法)。
网络解释
罨盂
拼音:yǎn yú
注音:ㄧㄢˇ ㄧㄩˊ
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史系》:“天监五年,丹阳山南得瓦物,高五尺,围四尺,上锐下平,盖如合焉。中得劒一,瓷具数十。时人莫识。沈约云:‘此东夷罨盂也。葬则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则随当时矣。东夷死则坐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