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 基本解释
1.穄子。黍之不黏者。
糜子 详细解释
泛指黍类。性不黏。
网络解释
糜子
糜子,[méi zǐ],原名:稷、黍,拉丁文名:Panicum miliaceum L. 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糜子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黄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黍的籽粒有非糯性与糯性之分,黍为非糯质,不黏,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全世界糜子栽培面积约550~600万hm2。
糜子造句
- 1、农业以种植谷子、糜子为主,盛产红枣。
- 2、顾宝家一共五口人,就算多数是小孩子,一石糜子也不抵事。
- 3、由此说明,糜子早在先秦时代就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偏爱。
相关词语
子组词 子爱 子安 子本 子不语 子不语怪 子部 子产 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