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形 基本解释
1.即篆书。
篆形 详细解释
篆形 zhuàn xíng
词语解释:
即篆书。
分词解释:篆书:
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
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 篆 zhuàn ㄓㄨㄢˋ
◎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 书写篆字:篆额。
◎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 形 xíng ㄒㄧㄥˊ
◎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 对照,比较: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形势。
◎ 古同“型”,模子。
◎ 古同“刑”,刑罚。
网络解释
篆形
即篆书。《北史·江式传》:“ 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参见“ 篆书 ”。
相关词语
形组词 形便 形变 形表 形表影附 形兵 形不吊影 形残 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