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逸 基本解释
1.亦作"窜轶"。
2.逃奔;逃散。
窜逸 详细解释
窜逸 cuàn yì
词语解释:
1.亦作“窜轶”。
2.逃奔;逃散。
分词解释:
逃奔:
逃亡到别的地方。
窜轶:
见“窜逸”。
逃散:
1.逃跑离散。
2.指逃亡离散之人。
● 逸 yì ㄧˋ
◎ 跑,逃跑,逃逸。奔逸。
◎ 散失:逸散。逸史。逸事。逸闻。
◎ 安闲,安乐:安逸。逸乐(安乐)。以逸待劳。闲情逸致。
◎ 超过一般:超逸。逸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逸趣。逸致。逸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逸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 隐遁:逸士(隐居之士)。逸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 放任,不受拘束:逸荡。飘逸。骄奢淫逸。
● 窜(竄) cuàn ㄘㄨㄢˋ
◎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
◎ 放逐:窜逐。
◎ 修改文字: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
网络解释
窜逸
cuàn yìㄘㄨㄢˋ ㄧˋ
窜逸
亦作“ 窜轶 ”。逃奔;逃散。《宋书·臧质传》:“ 臧敦 等无因自骇,急便窜逸,迷昧过甚,良可怪叹。” 宋 苏辙 《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 辙 恐掌财者必有盗用之奸,捕盗者必有窜逸之弊。”《明史·侯琎传》:“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徵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拨军队驻扎 荆 襄 ,以防窜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