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 基本解释
碑刻的拓本。
碑拓 详细解释
碑拓 bēi tà
词语解释:
碑刻的拓本。
分词解释:碑刻: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印碑刻。
拓本:
1.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传世拓本以敦煌石室所出之唐初拓《温泉铭》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为最早。都有影印本。
2.指打拓文字或图形。
● 拓 tuò ㄊㄨㄛˋ
◎ 开辟,扩充:拓荒。开拓。拓展。拓落(a.宽广;b.潦倒失意。亦作“落拓”)。
◎ 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 姓。
● 拓 tà ㄊㄚˋ
◎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拓印。拓本。拓片。
● 拓 zhí ㄓˊ
◎ 古同“摭”,拾取。
● 碑 bēi ㄅㄟˉ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网络解释
碑拓
碑拓(读音:bēi tà):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头上记下来的。碑拓是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碑拓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等多种形式。碑拓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为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碑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研究历史文献、文物、书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