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相传源于汉代,并相沿成俗。一般于重阳节,约聚家人及亲朋好友旅游,登高远眺,藉以避难消灾、娱乐身心。
登高 详细解释
登上高处。
《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网络解释
登高 (杜甫所作诗歌)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 (汉语词语)
登高,意思是升至高处。出自《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明刘基《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清·田兰芳《蓬莱道院(袁可立别业)待月诗》:“非君谁发登高兴,老向交游事事慵。”郁达夫《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登高近义词
登高造句
- 1、天气明朗时,登高望远,方圆百里的景物尽收眼底。
- 2、在金风拂面,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我们去登高望远。
- 3、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前。
- 4、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
- 5、三月清明踏青吟诗摘一片心香,九月重阳登高望远让情思飞扬。
-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 7、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8、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 9、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 10、登高的重阳节过后,秋便渐渐地凉了,遍插茱萸,我们终是在异乡漂泊的人。
相关词语
高组词 高矮 高霭 高安 高岸 高岸成谷,深谷为陵 高岸深谷 高岸为谷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