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贤书 基本解释
1.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登贤书 详细解释
登贤书 dēng xián shū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分词解释:乡试: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级,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由本省秀才与监生参加,考中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落第,也可依科选官。
科举:
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网络解释
登贤书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出处
明 袁宏道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献夫高才,早有文誉,而其登贤书也,乃在强仕之后。”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京丞》:“钱塘吴西谷京丞清鹏,於嘉庆丙子登贤书。”《花月痕》第五一回:“余死友东越韦公莹,字痴珠,弱冠登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