犦牛 基本解释
1.即犎牛。
犦牛 详细解释
犦牛 bào niú
词语意思:
即犎牛。
分词解释:犎牛:
一种领肉隆起的野牛。亦名封牛﹑峰牛。《尔雅.释畜》“犦牛”晋郭璞注:“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状如槖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余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晋书.张骏传》:“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诸珍异二百余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汉书.西域传》有犎牛。邓展曰:‘脊上有肉鞍如橐驼。’”清龚自珍《论京北可居状》:“如夹山而居山之坳﹐纵可四百丈﹐横四之一﹐可以牧牛﹑羊﹑犎牛。”一说即单峰驼。
● 牛 niú ㄋㄧㄡˊ
◎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 姓。
● 犦 bào ㄅㄠˋ
◎ 犎牛,一种颈背部隆起的野牛。
相关词语
牛组词 牛哀 牛扒 牛蒡 牛背笛 牛被 牛鼻绳 牛鼻子 牛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