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裾 基本解释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牵裾 详细解释
牵裾 qiān jú
词语意思: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分词解释:直言极谏: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终于:
副词。到底;终究;毕竟:试验终于成功了|终于回来了|终于,我们又见面了。
衣襟:
1.亦作“衣衿”。
2.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后亦指上衣的前幅。
入内:
进到一所建筑物之内。如:有房间出租,请入内询问。
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2.不允许。
3.不定罪。
网络解释
牵裾
牵拉着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蔷薇》诗:“横枝斜绾袖,嫩叶下牵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