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 基本解释
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用火焚化尸体。
火葬 详细解释
用火焚化死者遗体后,将骨灰置于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网络解释
火葬 (葬法之一)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查考我国古代文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某些地区就有火葬习俗。这在《列子·汤问》、 《吕氏春秋·义赏》、《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火葬近义词
火葬反义词
火葬造句
- 1、改土葬为火葬,是一件利国利民,移风易俗的大事。
- 2、教堂里有超过250人,火葬场的小礼堂里也有350多人。
- 3、由于土葬用地告罄、火葬成本下降,火葬的数量增加了。
- 4、传统的土葬和火葬方式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5、火葬会把二氧(杂)芑、盐酸、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 6、释迦佛讲了最后一次道,饮了最后一口水,圆寂并火葬在这里。
- 7、她握紧五根手指,往火葬场方向寻找大津的影子。
- 8、富山火葬场新火化炉投入服务。
- 9、举行荼毘的火葬场则称为荼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