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 基本解释
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译,音译“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亦称“礼拜寺”。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统称。早期清真寺(7-10世纪)是一个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后各国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主要建筑有礼拜殿、沐浴室、讲堂、阿訇和学生的生活用房,以及邦克楼、望月楼等。祭坛设于礼拜殿内背向麦加的墙上,以示跪拜朝向。
清真寺 详细解释
回教徒礼拜的场所。基本上为有蓬的开阔场地,殿中设有朝向麦加的米海拉布和敏拜尔。寺内不得供任何偶像或供品。寺外有宣礼塔,宣礼员在塔上呼唤信徒参加每日五次的礼拜。
也称为「礼拜寺」。
网络解释
清真寺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
清真寺(Masjid)是伊斯兰教建筑群体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亦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将“礼堂”等改称“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袭原称“麦斯吉德”,或称“哲马尔提”(Jama‘at,即寺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