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胎 基本解释
1.瓷器名。因以澄浆成形,故名。胎薄体轻,精致美观。出现于明清两代,而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浆胎 详细解释
浆胎 jiàng tāi
词语解释:
瓷器名。因以澄浆成形,故名。胎薄体轻,精致美观。出现于明清两代,而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分词解释:雍正:
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出现:
1.显露出来;呈现。
2.产生出来。
成形:
1.成为某种形体。
2.形成某种稳固的局面。
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公元1662-1722)。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网络解释
浆胎
陶瓷坯胎之一。选择细致的瓷粉,加水澄清,融成泥浆而制成。色如米浆,质轻而薄。如明代和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等属此类。一般做较精致细瓷器。
相关词语
浆组词 浆包 浆粉 浆果 浆壶 浆糊 浆家 浆酒霍肉 浆酒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