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的意思、波茨坦会议怎么读
拼音:[bō cí tǎn huì yì]

波茨坦会议 基本解释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主要讨论对德占领的原则、欧洲一些国家疆界的划分、战争罪犯的处理以及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发表《波茨坦协定》。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 详细解释

波茨坦会议 bō cí tǎn huì yì
词语解释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首脑会议。主要讨论对德占领的原则、欧洲一些国家疆界的划分、战争罪犯的处理以及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发表《波茨坦协定》。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分词解释
以及:
1.连词。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犹言以至,以至于。
2.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
疆界:
国家或地域的边界。
西南:
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公告:
①通告
①:以上通令,公告全体公民周知。
②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
波茨坦:
德国东北部城市。人口13.7万(1984年)。有精密机械、光学仪器等工业。多宫殿、教堂等古迹。1945年8月2日,《波茨坦协定》在此签订。

网络解释

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柏林会议”。
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造句

  • 1、二战将近结束时,波茨坦会议划分了三八线,这条线差不多把朝鲜分为两半。

相关词语

波组词 波迸 波毕 波波 波波汲汲 波波刦刦 波波劫劫 波波渌渌 波波碌碌

茨组词 茨草 茨菰 茨藿 茨棘 茨棘之间 茨茅 茨门 茨瓦纳人

坦组词 坦白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坦步 坦陈 坦承 坦诚 坦床 坦荡

会组词 会办 会标 会别 会兵 会禀 会餐 会操 会茶

议组词 议案 议宾 议兵 议柄 议驳 议不反顾 议才 议曹

其他相关

字母B开头的词语bocitanhuiyi


上一篇:懊侬
下一篇:都尉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