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貛 基本解释
1.亦作"沙獾"。
2.哺乳动物,毛灰色,有的略带黄色,腹部和四肢棕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前肢有长而锐利的爪,善掘土,穴居山野,昼伏夜出。毛皮可制衣﹑褥,肉可食。又名猪貛或狗獾。
沙貛 详细解释
沙貛 shā huān
分词解释:
1.亦作“沙獾”。
2.哺乳动物,毛灰色,有的略带黄色,腹部和四肢棕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前肢有长而锐利的爪,善掘土,穴居山野,昼伏夜出。毛皮可制衣﹑褥,肉可食。又名猪貛或狗獾。
分词解释:锐利:
1.锋利的,尖而快的(刃锋等)。如:锐利无比的长矛。
2.[眼光、言辞等] 尖锐、犀利。如:犯罪分子最害怕公安战士的锐利目光。
毛皮:
1.带毛的兽皮。
2.指皮毛的色彩光泽。
3.比喻虚礼﹑客套。
腹部:
身体内包含胃的部分。如:腹部疡肿。
有的:
1.犹言所有的;尽着。
2.人或事物的一部分。
网络解释
沙貛
沙貛,读音shā huān,是汉语词汇,亦作“ 沙獾 ”。
相关词语
沙组词 沙嗄 沙岸 沙坝 沙板 沙板儿钱 沙版 沙包 沙包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