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考 基本解释
1.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网络解释
汾阳考
汾阳考,典故名,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列传·史臣曰〉。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 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汾阳考”。
1.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汾阳考
汾阳考,典故名,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列传·史臣曰〉。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 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汾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