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 基本解释
1.文德昭著。
2.谓宗庙位次。文王之子为昭。
文昭 详细解释
文昭 wén zhāo
词语意思:
1.文德昭著。
2.谓宗庙位次。文王之子为昭。
分词解释:文德: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位次:
1.指官位等级。
2.依次排定的位置。
3.谓所在位置。
昭著:
彰明;显着。
之子:
这个人。
宗庙:
①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②指王室、朝廷:群下推立圣公,以主宗庙。
网络解释
文昭
文昭(1680-1732),清宗室。字子晋,号紫幢,又号芗婴居士、北柴山人、桧栖居士。镇国公百绶子。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的入室弟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特命宗室应乡试,他因在后场用了《庄子》语句,遂被放居。文昭就此索性辞俸家居,扫轨谢客,学道作诗。他一生肆力为诗,有雕虫深愧壮夫为,呕出心血也不辞的自况,今有《紫幢轩诗》三十二卷流传。兼通绘事,花卉写生得法于陈淳。著芗婴居士集。作有《八旗画录》、《清画家诗史》、《读画辑略》
文昭造句
- 1、文昭为都市民俗题材的创作开了先河。
- 2、文昭的诗作大量运用去雕琢少文饰的晓畅语言。
- 3、文昭是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的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