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榜 基本解释
1.亦作"扁牓"。
2.即扁额。
扁榜 详细解释
扁榜 biǎn bǎng
词语意思:
1.亦作“扁牓”。
2.即扁额。
分词解释:扁牓:
见“扁榜”。
扁额:
匾额。挂在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
● 榜 bǎng ㄅㄤˇ
◎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 榜 bàng ㄅㄤˋ
◎ 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 扁 biǎn ㄅㄧㄢˇ
◎ 物体平而薄:扁豆。扁担。扁圆。扁铲。
◎ 古同“匾”,匾额。
● 扁 piān ㄆㄧㄢˉ
◎ 小:扁舟。
网络解释
扁榜
biǎn bǎng ㄅㄧㄢˇ ㄅㄤˇ
扁榜
亦作“ 扁牓 ”。即扁额。 宋 陆游 《今上皇帝赐包道成御书崇道庵额》:“於是皇帝闻而异之,故有扁榜之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大驾初驻跸 临安 ,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辏,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 宋 楼钥 《太府卿王公墓志铭》:“筑圃北山之麓,取 孔德璋 《移文》中语列为扁牓。” 宋 岳珂 《桯史·太学祭斋碑》:“凡列斋扁榜,至除夕必相率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