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的意思、御史中丞怎么读
拼音:[yù shǐ zhōng chéng]

御史中丞 基本解释

1.官名。汉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御史中丞 详细解释

御史中丞 yù shǐ zhōng chéng
词语解释
官名。汉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分词解释
以后:
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晩的时期。
一度:
①一次:一年一度|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②有过一次或一段时间:一度相逢|他俩曾一度相爱过,后来却分了手。
纠察:
①在群众活动中维持秩序:纠察队。
②在群众活动中维持秩序的人:担任纠察。
公卿:
①三公和九卿的简称:出则事公卿。
②泛指高官: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

● 丞 chéng ㄔㄥˊ
◎ 帮助,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 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府丞。县丞。
◎ 古同“承”,秉承。

网络解释

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官名,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 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实为御史台长官无疑。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这是因为避讳的缘故。唐、五代、宋均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仍以中丞为长官。 明朝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御史中丞遂废。 清朝,督抚常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时以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习称督抚为中丞。

御史中丞造句

  • 1、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 2、旧事,左右仆射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 3、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御史中丞

相关词语

御组词 御案 御宝 御备 御奔 御本 御笔 御跸 御辩

史组词 史案 史班 史笔 史编 史不绝书 史不絶书 史部 史才

中组词 中巴公路 中罢 中白 中百论 中班 中阪 中坂 中半

丞组词 丞弼 丞簿 丞参 丞倅 丞辅 丞局 丞郎 丞史

其他相关

字母Y开头的词语yushizhongcheng


上一篇:指纵
下一篇:扞士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