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名犯义 基本解释
干犯名教和道义。
干名犯义 详细解释
违背世俗礼教,冒犯公义。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清议》:「凡十恶、奸盗诈伪、干名犯义,有伤风俗及犯赃至徒者,书其名于申明亭,以示惩戒。」
网络解释
干名犯义
干名犯义是指中国旧制指卑幼控告尊长因而被认为触犯封建伦常道德的罪名。名指名分,义指情义。卑幼对尊长提起诉讼,为干名犯义,即为犯罪。《唐律疏议·斗讼》:“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浄,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违礼而故告者,绞。”明清律专立“干名犯义”条,凡子孙告祖父母、父母者,杖一百,徒三年,诬告者绞。但唐律规定:“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告亦无罪。”即不属于“干名犯义”的情况。
相关词语
干组词 干嗌 干安 干安曲 干巴 干巴巴 干巴利脆 干巴利落 干罢
义组词 义兵 义兵不攻服 义不背亲 义不辞难 义不得辞 义不反顾 义不屈节 义不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