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旄 基本解释
1.亦作"幡眊"。
2.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幡旄 详细解释
幡旄 fān máo
词语解释:
1.亦作“幡眊”。
2.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分词解释:羽毛:
鸟类表皮角质化的产物。被覆在体表,轻而难磨,略有弹性,具防水性,有护体、保温和飞翔等作用。成鸟的羽毛通常分正羽、绒羽和纤羽三种,分别长在体表一定区域。
旌旗:
各种旗子:旌旗招展。
幡眊:
见“幡旌”。
旗幡:
见“旗旛”。
网络解释
幡旄
fān máo ㄈㄢ ㄇㄠˊ
幡旄
亦作“ 幡眊 ”。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梁书·陆襄传》:“郡民 鲜于琛 服食脩道法,尝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