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 基本解释
1.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山越 详细解释
山越 shān yuè
词语解释: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分词解释:南方:
1.南面,南边。表示方位。
2.泛指南部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通称:
1.通常的称呼。
2.一般的说法。少数民族:
指多民族国家内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也有指外来移民的。在中国,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32万(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8%。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部分通用汉语文。宗教和自然崇拜有广泛深刻的影响。社会发展较汉族缓慢,经济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多从事农牧、渔猎生产。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平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山区:
多山的地区。
网络解释
山越 (三国时期出现的山贼式武装集团)
山越是汉末三国时期江南地区越部落占山为王武装势力的统称。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被统称为山越。
《晋书》曾把西晋将领王濬灭东吴的过程称为“王濬南征……兵无血刃,扬越为墟。“《晋书·武帝纪》把东吴称作扬越。可见山越的称呼原因可能只是对山贼的地域性称呼。山越一词也常与山贼、山民等共同出现。这也解释了为何山越势力彼此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为数众多,时而出现。有学者认为三国时期的山越为古百越部落后人,因不纳王租占山为王,平时也劳作和平民百姓无异。
山越造句
- 1、当群山越来越像一盆静止的水浪的时候,才想起寻找人的踪迹。
- 2、邮递员翻山越岭为农民送信。
- 3、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 4、老师翻山越岭护送同学们回家。
- 5、他翻山越岭几十里,终于回家了。
- 6、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陕北。
- 7、南极考察人员翻山越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山站。
- 8、我们翻山越岭,终于在天黑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 9、我是山里的孩子,爬山越岭是常事,让我给你们测绘队领路,好不好?
- 10、经过两个月的翻山越岭,栉风沐雨,考察队终于走完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获得许多珍贵的资料。
相关词语
越组词 越搀越醉 越长 越尝 越常 越处子 越瓷 越次 越次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