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越 基本解释
1.古国名。即于越。夏少康庶子的封国。
2.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
夷越 详细解释
夷越 yí yuè
词语解释:
1.古国名。即于越。夏少康庶子的封国。
2.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
分词解释:
少康:
夏代中兴之主﹐帝相之子。寒浞使子浇杀相篡位。相后缗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逃奔有虞﹐虞君妻以二女。夏旧臣靡收集夏朝旧部﹐灭浞而立少康。少康又灭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有虞之二姚。”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
聚居:
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地区:
①指较大的区域范围:沿海地区|发达地区。
②中国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0世纪80年代起,有些地区撤销,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
于越:
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
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
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庶子: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网络解释
夷越
夷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í yuè,基本意思是古国名。即于越。夏少康庶子的封国。
相关词语
越组词 越搀越醉 越长 越尝 越常 越处子 越瓷 越次 越次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