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

太学的意思、太学怎么读
拼音:[tài xué]

太学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太学 详细解释

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网络解释

太学 (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王莽时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零落。
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东汉太学始创于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汉光武帝起营太学,访雅儒,采求经典阙文,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洛阳,于是立五经博士。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丈,宽三丈"。永建六年(130),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

太学造句

  • 1、这个无情无义愚蠢懦弱的太学生的确恨得我们咬牙切齿。
  • 2、魏晋时门人特指初进太学未取得正式资格的学员。
  • 3、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甄宇任青州从事,因清廉有为,被征拜为太学博士。
  • 4、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 5、历奉朝请、太学博士、太常丞,遭母忧去职。
  • 6、太学生郑隆惯作诗词讥讪朝政,此人不可不除。
  • 7、只是蔡京聚敛极重,又多用谗佞之臣,残民以逞,到了被太学生上书请诛民贼的地步,让他为相在感情上实在令高强无法接受。
  • 8、会议最后改选了亚太学会领导机构。
  • 9、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 10、他虽然当了太学生,但无意于仕途。

相关词语

太组词 太阿 太阿倒持 太阿在握 太阿之柄 太白 太白山脉 太白星 太半

学组词 学案 学霸 学伴 学报 学博 学不可以已 学不躐等 学不沾洽

其他相关

字母T开头的词语taixue


上一篇:堂颜
下一篇:锁铨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