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马髻 基本解释
1.亦称"墯马髻"。
2.古代妇女发髻名。
堕马髻 详细解释
堕马髻 duò mǎ jì
词语解释:
1.亦称“墯马髻”。
2.古代妇女发髻名。
分词解释:
妇女:
成年女子的通称:妇女干部 ㄧ劳动妇女。
发髻:
一种发式。将头发挽成髻,盘在脑后或顶部两侧。
网络解释
堕马髻
堕马髻,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因将发髻置于一侧,呈似堕非堕之状,故名。属于魏晋时期妇女的一种发型,为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注意,“倭堕髻”不是堕马髻,是堕马髻的后代变体,两者不一样。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粧(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寿,孙寿,梁冀妻。另有一说:发鬂松垂,象要坠落的样子。故又叫“坠马髻”。《乐府诗集·梅花落》:“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堕马髻造句
- 1、倭堕髻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来,髻歪在头部的一侧,似堕非堕。
- 2、妇人大约二十四五的年纪,梳着个堕马髻,杏脸桃腮,一双弯弯的含泪美目,似那海棠醉日。
相关词语
马组词 马安 马枊 马八儿 马八二 马八六 马坝人 马百鹩 马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