嘏辞 基本解释
1.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
2.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
嘏辞 详细解释
嘏辞 gǔ cí
词语解释:
1.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
2.泛指祝福或祝寿之辞。
分词解释: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祝福:
①除夕祭祀天地,请求赐福。也泛指祈神赐福或祝人平安幸福:晚上祝福,全家都要参加|为你祝福。
②短篇小说。鲁迅作。1924年发表。祥林嫂经历两次丧夫、儿子惨死等一连串灾祸的袭击,并以所谓命不好而遭到周围人们的鄙视,精神木然,最后被帮佣的东家赶出,沦为乞丐,冻毙于街头。作品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2.代人主持祭祀,将祭馀之肉奉献给主人,也称致福。
3.得福;求福。
主人: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
3.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
4.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5.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6.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7.主要人物;主体。
8.指君主。
9.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
网络解释
嘏辞
嘏辞是汉语词语,读音为gǔ cí ,意思是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