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典 基本解释
1.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吏典 详细解释
吏典 lì diǎn
词语解释:
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分词解释:
吏员:
1.泛指大小官员。
2.指地方官府中的小官。
● 吏 lì ㄌㄧˋ
◎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 典 diǎn ㄉㄧㄢˇ
◎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 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 指典礼:盛典。大典。
◎ 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
◎ 姓。
网络解释
吏典
【词目】吏典
【读音】lì diǎn
【释义】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
【示例】《清史稿·礼志十一》:“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 顺天府 署,朝夕哭临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