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的意思、北京政变怎么读
拼音:[běi jīng zhèng biàn]

北京政变 基本解释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后因冯玉祥与张、段之间矛盾重重,不久爆发战争,冯被迫宣布下野。

北京政变 详细解释

北京政变 běi jīng zhèng biàn
词语解释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后因冯玉祥与张、段之间矛盾重重,不久爆发战争,冯被迫宣布下野。
分词解释
共商国是:
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临时:
①副词。表示事情将要发生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临时找个替身。
②非正式的;短时间的:临时工。
被迫: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
第三:
复姓。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
北上:
我国古代以北为上,后来把去本地以北的某地叫北上(跟‘南下’相对):近日将动身北上。

网络解释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也有人称之为首都革命,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

相关词语

北组词 北爱尔兰 北半球 北榜 北碑南帖 北贝 北鄙 北鄙之声 北鄙之音

京组词 京八寸 京白 京白梨 京包铁路 京报 京报连登黄甲 京报人 京本

政组词 政本 政变 政柄 政病 政策 政策科学 政策性银行 政察

变组词 变把戏 变本加厉 变褊 变兵 变裁 变察 变产 变常

其他相关

字母B开头的词语beijingzhengbian


上一篇:贝塔
下一篇:鼻塞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