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 基本解释
1.削夺藩王封地。汉晁错有《削藩策》。
削藩 详细解释
削藩 xiāo fān
词语解释:
削夺藩王封地。汉晁错有《削藩策》。
分词解释:封地:
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君主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向下面分封的土地。
藩王:
藩国之王。
晁错: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削夺:
剥夺,夺去。
网络解释
削藩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权威;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 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权由此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削藩造句
- 1、朱允炆就曾在东角门与黄子澄等议事,并下决心削藩,引发了之后的“靖难之役”。
- 2、公元8年,王莽篡汉,海昏侯国被废,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
- 3、削藩稳政废食寝,酒后一言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