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夜 基本解释
1.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
兰夜 详细解释
兰夜 lán yè
词语解释:
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
分词解释:七月:
《诗.豳风》篇名。写西周时代农奴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终年为贵族服务,自身却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全诗共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夜晚。相传每年此夜,牛郎、织女二星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多进行乞巧活动,因此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农历: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网络解释
兰夜
“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夏历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人们在这一天穿乞巧针、放幸运船,女孩子们祭拜婵娟和星空,向着织女乞巧,获求婚姻美满。
兰夜,指七夕之夜。
七夕又名兰夜,起源是因为农历七月古时候称“兰月”,所以七夕又称为“兰夜”。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除了“七夕”之外还有很多名字,如:“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又被外国人称做:“中国情人节”。
七夕还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兰夜造句
- 1、兰夜灯前,算过了、初更漏正添。
- 2、兰夜观天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故请主公谨慎。
- 3、且兰夜郎国,夜郎王近亲或同宗。
相关词语
兰组词 兰艾 兰艾难分 兰艾同焚 兰薄 兰草 兰成 兰臭 兰摧玉折
夜组词 夜班 夜半 夜半更深 夜半客 夜半乐 夜半三更 夜奔 夜不闭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