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丝课 基本解释
1.合乎官定成色标准的一种银锭。
元丝课 详细解释
元丝课 yuán sī kè
词语解释:
合乎官定成色标准的一种银锭。
分词解释:标准:
①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标准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标准音ㄧ标准时。
合乎:
符合;合于:合乎事实丨合乎规律丨合乎要求。
成色:
1.金属货币或器物中所含的金属纯度。
2.泛指质量。
3.犹体统。
银锭:
熔制成一定形式的白银。汉代以后历代都有铸造,至明清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形式不一。清代银锭有元宝、中锭、锞子三种。元宝约重五十两,中锭(形似秤锤)重十两左右,锞子(馒头形)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不等。此外有一两以下的碎银,称为“福珠”。
网络解释
元丝课
合乎官定成色标准的一种银锭
元丝课(元丝课)
《镜花缘》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条子,又算喝了半碗鸡汤,而主人只觉客人满嘴吃的都是‘元丝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