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址 基本解释
1.见"交趾"。
交址 详细解释
交址 jiāo zhǐ
词语解释:
见“交趾”。
分词解释:交趾:
1.亦作“交址”。
2.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改为交州。越南于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宋亦称其国为交趾。
● 交 jiāo ㄐㄧㄠˉ
◎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 同“跤”。
● 址 zhǐ ㄓˇ
◎ 地基,地点:住址。地址。旧址(a.过去的住址;b.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在的地址)。遗址。
网络解释
交址
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地域及其文化遗迹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交趾”一名在南越时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后来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交趾来源于《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就是盘腿。《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的解释为:“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山海经·海外南经》有“交胫国”之记载,“其人交胫”,交胫不能行,只能坐,故“交胫国”即“交趾国”也。交趾佛教大约在公元2世纪末由中原传入,到了6世纪佛教有了大的发展,9世纪初,交趾僧侣前往中原求法取经开始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