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狮子舞 基本解释
1.唐代的一种舞乐。《通典.乐六》:"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五方狮子舞 详细解释
五方狮子舞 wǔ fāng shī zǐ wǔ
词语解释:
唐代的一种舞乐。《通典.乐六》:“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分词解释:俯仰:
〈书〉
①低头和抬头:俯仰之间。
②指一举一动:俯仰由人。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狮子:
1.猛兽名。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2.指狮子补。
西南:
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天竺:
古代称印度:唐僧西下天竺。
网络解释
五方狮子舞
五方狮子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作为唐朝对舞狮子的叫法之一。舞狮子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有关狮子舞的记载,最早见于 《汉书·礼乐志》,其中提到“象人”,“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三国时已有狮子舞了。到了唐朝,狮子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五方狮子舞”。唐代以后,狮子舞在民间广为流传 。
相关词语
五组词 五爱 五爱教育 五案 五霸 五白 五百 五百罗汉 五百年前
狮组词 狮带 狮儿 狮负 狮吼 狮吼堂 狮虎当道 狮蛮 狮蛮宝带
子组词 子爱 子安 子本 子不语 子不语怪 子部 子产 子厂
舞组词 舞伴 舞笔弄文 舞弊 舞弊营私 舞忭 舞抃 舞操 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