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 基本解释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的经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等。在治学中讲究考据和训诂,对中国古籍和史料的校订、整理有较大贡献。
乾嘉学派 详细解释
乾嘉学派 qián jiā xué pài
词典解释: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的经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等。在治学中讲究考据和训诂,对中国古籍和史料的校订、整理有较大贡献。
分词解释:史料:
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经学:
把儒家经典当作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贡献:
①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
②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他们为国家做出了新的贡献。
较大:
一群中比较大的部分或数字。
讲究:
①讲求;重视:讲究卫生 ㄧ我们一向讲究实事求是。
②(讲究儿)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翻译的技术大有讲究。
③精美:房间布置得很讲究。
网络解释
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例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出经部432种,史部8种,子部152种。学派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规章制度的细节,但是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对于思想学术等的高压统治则不得不放缓,之后的学者于是放弃了只致经典不问世事的姿态,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虽然学派有一定的压抑新思维和脱离社会的缺点,但是由于百余年间一大批饱学之士刻苦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关词语
乾组词 乾端坤倪 乾嘉学派 乾坤 乾坤一掷 乾坤再造 乾陵 乾隆 乾隆帝
学组词 学案 学霸 学伴 学报 学博 学不可以已 学不躐等 学不沾洽
派组词 派别 派拨 派不是 派充 派出机构 派出所 派调 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