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易帜 基本解释
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商谈东北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发表通电,实行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1月7日,成立了以张学良为主席的东北政务委员会。
东北易帜 详细解释
东北易帜 dōng běi yì zhì
词典解释:
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派代表与南京国民政府商谈东北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发表通电,实行易帜,服从国民政府。1929年1月7日,成立了以张学良为主席的东北政务委员会。
分词解释:发表:
①向集体或社会表达(意见);宣布:发表谈话 ㄧ发表声明 ㄧ代表团成员已经确定,名单尚未正式发表。
②在刊物上登载(文章、绘画、歌曲等):发表论文。
万福:
旧时妇女所行的敬礼。两手松松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略作移动,同时微微鞠躬,口中多说“万福”:那妇人上前道了万福。
通电:
1.有电流通过。
2.把宣布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拍给有关方面,同时公开发表。
3.公开发表的宣布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
服从:
遵照;听从:服从命令ㄧ少数服从多数ㄧ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民政府:
国民党执政的政府。它经历了大元帅府,广州革命政府,南京政府的变迁。
网络解释
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相关词语
东组词 东…西… 东阿 东挨西问 东挨西撞 东捱西问 东安公 东澳暖流 东巴教
北组词 北爱尔兰 北半球 北榜 北碑南帖 北贝 北鄙 北鄙之声 北鄙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