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 基本解释
1.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三严 详细解释
三严 sān yán
词典解释:
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分词解释:皇帝: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警戒:
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
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警戒哨ㄧ加强警戒。
相应:
①互相呼应、适应:同声相应|首尾相应|正文作了改动,目录也要相应调整。
②符合: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出秘书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
准备:
1.事先计划、筹备。
2.预备:设想。
网络解释
三严
三严,汉语词语,拼音sān yán,出自《纬略》,意思是搥鼓三次,以示警戒。
三严造句
- 1、捶三鼓为三严,灵车进于内门外,南向,祝以腰舆诣灵座前,西向跪告。
相关词语
三组词 三K党 三霭 三案 三暗 三八 三八妇女节 三八节 三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