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

觳觫伏罪拼音

[ hú sù fú zuì ]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觳觫伏罪成语接龙

以"觳"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觫伏罪: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以"罪"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王子犯法,庶民同: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死有余: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迷天大: 极大的罪恶。迷,通'弥'。
赦过宥: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负荆请: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上一个成语:街坊邻舍
下一个成语:后者处上

查看更多: 含有、 的成语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伏罪的拼音 怎么读 近义词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