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比伯夷

行比伯夷拼音

[ xíng bǐ bó yí ]

行比伯夷的意思

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主谓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一般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年岁虽小,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行比伯夷成语接龙

以"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尸坐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坐肉: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易知难: 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
步如飞: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兵列阵: 指排列队伍,摆列战斗阵势。
色匆匆: 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以"夷"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用夏变: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履险若: 见'履险如夷',履:行走。夷:平地。在险峻的地方行走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样。比喻身处险境而毫不畏惧。也作“履险若夷”。
化险为: 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 晩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上一个成语: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下一个成语:酣歌恒舞

查看更多: 含有、 的成语

行比伯夷的意思 行比伯夷的拼音 怎么读 近义词 反义词